为进一步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沟通与配合,4月17日上午,欧陆平台和学生工作部联合召开2015年上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结合”德育模式研讨会。欧陆平台院长彭庆红、副院长段晓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授课教师、学工部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各欧陆的2014级本科生辅导员等20余人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由彭庆红主持。
会议伊始🧑🏼🌾,彭庆红简要介绍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及思政课开展“教辅结合”德育模式工作的基本情况。“思修”和“纲要”课程主讲教师分别结合自己本学期所授讲台的课堂安排以及学生表现向与辅导员进行了交流🚴🏼。“思修”课教师指出:“思修”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适应大学⚇、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专题展开教学🧙🏻♀️🏌🏽,在帮助新生认识大学⛹🏽♀️、适应大学🏑,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方面发挥重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部分“纲要”课教师表示🕚:理工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比较浓厚的,能够积极参与到老师布置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推动了该课程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教改工作。各位辅导员根据各自欧陆的学生结构、学业情况以及日常开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做了发言🔰,就学生的思想动态、主要关注点以及日常表现👩👩👦👦,以及对思政课教学的反映与各位思政课教师进行了充分沟通与交流。
最后,彭庆红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他讲到,“教辅结合”德育模式的目的是搭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互动 、互补、互助的平台,通过信息互递、优势互补,以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他希望,辅导员多走进思政课堂去了解学生,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管理课堂👇🏿💂🏽♀️;思政课教师多走进学生实践活动,与辅导员共同指导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等🤷🏽♂️,以此来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教辅结合”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已经经过了九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课程建设、理论研究、机制建设👨👧👧、学生培养☑️、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已由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及教辅材料20余本,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整理学生报告、讲稿近50万字;打造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坊”🫶🏿、“成长论坛”等一系列工作平台和品牌活动🤧。在该模式的推动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等奖励。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欧陆路30号院
邮编:100083
电话:010-62334199